親愛的善友們,大家好:
匆忙的腳步,有否因著暑假,而得以暫止息力呢~
上周姿吟師姐提到,以「城東老母」一位住在王舍城城東的老婦人,於佛陀在世的時候,三次與佛陀在路上相向而來,卻三次避開的公案。 據說王舍城當時有一半的人不曾去見佛陀。
從了解佛的身語意業功德,似應無所不能而度化,然容或我們自認不是“城東老母”,也都自認遇到了“佛陀”。 但有多少人是被“度”了?以大乘佛教四弘誓願之一:“眾生無邊誓願度。” 但又說:“佛度有緣人。” 是否,應該說:“佛度自度者。”也是《廣論》中提到「一切外支力,尊已正成辦,由內力未全,愚夫而受苦」(LRP100/L4)。這也是師長們常提策警醒我們的,「外支已具、內支未具」的道理。
【上周進度:廣論P102/L6 – P104/L3 】
正修下士意樂:
發生希求後世之心,須修<念死無常>及<三惡趣苦>,
學習依止後世安樂方便:須修<皈依三寶>及<深信業果>。
《辛一》趣入勝教最勝之門淨修皈依
《壬三》由何道理而正皈依:
《癸一》知功德 《子一》佛功德:一、身功德
二、語功德
三、意功德: (一)智功德 (二)悲功德
四、業功德: 「業功德者。謂身語意業,由其任運無間二相,而正饒益一切有情。此復由於所化之別,堪引化者,能仁無不令其所化會遇圓滿,遠離衰損,定作一切所應作事。」佛身口意三業,在任何情況之下,做的方式是任運自然的,時間是絕沒有間斷的(任運無間二相),無非都在利益一切有情。但是由於我們眾生的根性,個人的業障,情見的不同,凡是能化度的眾生,佛陀決不會有一個遺漏地,使他得到圓滿解決問題,圓滿遠離一切痛苦。
師父說:所以我們一想到佛的這樣的業功德,一方面我們是無比的感激、景仰去歸依三寶,一方面,我們就應該努力的自己反省,為什麼到現在我們還淪落在生死當中?我們在什麼地方不能跟三寶相應?我們應該如何淨化自己?這個是真正修學佛法最最重要的。
破邪執: 有些人認為不需反覆觀察,因為那是一種分別心,宗大師說這是阻礙「淨罪集資」,使暇滿不能取得大義的障礙。
思維念佛功德善修行:「初時修心稍難」剛開始學習都是困難的,因為不熟悉法義,所以師父說,一定要在境界上去歷練,不斷在境界上用功。
「後時於彼能任運轉」,慢慢越到後來一提就起,不提也起來了,屆時就可深入了。熟悉了法義,
再反覆思惟觀察,讓自己的心相應於菩提心,業清淨後,於晝夜都能見佛,為一切時候,一直憶念「於臨終時任生何苦,然隨念佛也終不退失」。
【本周進度 】
廣
論: P104/ L4 ~ P106 /LL1 (法類:下士道~皈依三寶)
手 抄 稿: 第6冊 P155/LL1 ~ P171/LL4
消文分配: P104/ L4 ~ P105/ L8 第二組
P105/ L9 ~ P106/ L3 第三組
P106/
L4 ~ P106/ LL1 第一組
敬祝 吉祥如意!
北12春009班全體護持幹部 敬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