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12春009班網誌

2015年6月22日 星期一

20150618課前通知(含0611 課摘)_上士道_忍辱波羅蜜4


親愛的同學們,大家好:
  
人及非人四大種  所作損惱多相逼
斷除嗔恚不與較  觀業忍受求加持
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菩提道次第攝修求加持頌 (三十八攝頌 忍辱度 )

學到忍辱度,師父說大乘教法,我們才碰見一點皮毛就這麼好了!越學到後面是會越快樂的。所以人家說這個修行苦事,的的確確剛開始的時候啊,完全在你的習氣當中,你要把那習氣拿掉,這的確是苦的。可是它苦不是佛法本身苦,是你以前錯誤的習氣在苦你呀!等到你拿掉了,跟法相應的話,哪怕剛開始一點點就這麼安樂。一點點就這麼夠安樂了,你到後面越來越快樂,那還嫌多的嗎?啊!這個修行實在好!」(V.16 P148)

上週克釗老師也以其自身經驗,在聽帶過程中感恩師父點出其學習過程中的困境與疑惑,最後全班一起聆聽師父修心次第的開示,領受師父的說法恩 :
第一點: 不懂的要想辦法弄懂 弄懂了以後不要說:「唉呀!那我做不到心裡著急。」這個著急本身還在錯,因為弄懂了以後要如理思惟。如果你真的懂了就曉得怎麼去利用它!而後面著急那個心理,本身還是在錯誤當中,所以關於這個部分,沒懂!所以真的弄懂的話,要從淺到深!次第都弄懂了以後,第二步,把心裡面著急那種心裡面,想辦法拿掉它;然後把如法的事情,搬進來去思惟、觀察;進一步,境界現起的時候正好派上用場!(V.16 P145/LL3~P146/LL3)

宏晉老師也從笛卡兒「我思故我在」,談及究竟無形的心」,是可不可能被傷到甚或是被鍛鍊的。
笛卡兒從「我思」推理演繹得出「故我在」,這很容易可以得出一個「唯我論」的結果,因為「我思」只能知道「我在」,卻不能確定外在世界是不是真實存在,也許除了「我」以外,所有的外在世界都是配合著「我」在演出的.因此,世界分別出一個可以確定的「我」,就是「心靈」;以及不能確定的「外在」,可以說是「物」,這是心物二元論.
依照二元論的觀點,「我」 是精神作用,精神世界是獨立的,外在的世界對於我們的影響是感官的、是短暫的;真正長期影響我們的是心理的作用.比如被人打了一下,肉體疼痛瞬間即逝,但是真正痛苦的是持續的心理感受.
佛法教導我們修忍,所說的心無體,是說當我們被外界羞辱時,頂多作用到身上而已,其實是打不到心上的.我們會感受痛苦,是心的作用的結果.我們的心無體,無法被「心」之外的「物」真正碰觸,只會產生心理活動,而此活動所產生的痛苦,其實是虛妄的.所以我們得修心,才能解決問題;而我們確實也可以修心,別忘了!因為「我思故我在」. (以上感謝宏晉老師賜稿說明)



【本周06/17 ()手抄16
2: P299/L1 第二引發~P300/L2 嬌苦反增
3: P300/L3 第二顯示~P301/L7 而發無畏
1: P301/L8 思能遮止~P302/L7 弱之反致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上週06/04()課程內容摘要】
P295/L1 破除不忍 ~ P298/L6 應當遠離
學習摘要:
忍波羅蜜多分五:
壹、忍之自性;貳、進入修忍之方便; 参、忍之差別肆、修忍時如何行;伍、此等攝益
卯三、忍之差別 分三:辰一 耐怨害忍 辰二 安受苦忍 辰三 思擇法忍
辰一 耐怨害忍分二:
巳一  破除不忍怨所作害分二:
 午一  破除不忍障樂作苦分二:
    未一 顯示理不應嗔  未二 顯示理應悲愍  
 午二 破除不忍障利等三作毀等三;
          未一、破除不忍障譽等三分三
            申一、思惟譽等無功德之理
            申二、思惟有過失之理
            申三、故於破此應當歡喜
          未二、破除不忍作毀等三分三
巳二 破除不喜怨家富盛、喜其衰敗。


未一、破除不忍障譽等三分三:

申一、思惟譽等無功德之理: 如果他人對我的讚歎與稱譽,完全沒有現世長壽延年、無病無障等以及後世獲得福德等,那麼失去它,又有什麼可憂傷呢?所以,若因失去稱譽而不歡喜,就和毫無用處的沙屋倒塌時,兒童傷心哭泣一樣愚笨。應當呵責自己,不應貪著這種毫無義利的法。

申二、思惟有過失之理: 從過失方面思惟:讚譽等能令心思在許多無義之事中散亂,能毀壞對世間的厭離心(享用名聞利養,會讓心更加貪著世間,不願出離),又因貪著讚譽,喜歡攀比,而讓人嫉妒具有功德者,因此退失善法。這樣思惟之後,讓心厭離讚譽等。

申三、故於破此應當歡喜: 本來貪著名利恭敬必將墮入惡趣,在這關鍵時刻,他讓我失去了名利恭敬,這是從惡趣中救護我,斬斷束縛我的貪欲,阻止我進入痛苦的惡趣之門,如同佛陀親自加被我一樣。這樣思惟之後,應當至心滅除嗔恨,生起歡喜。

未二、破除不忍作毀等三分三:
一、思惟譭謗等無損於身心而滅憂息嗔
*總的應思惟:如果譭謗等會傷害到自己的身心,因此而不高興,則尚可理解;但若譭謗等無論直接還是間接,都不會傷害到身心,那麼就沒理由不高興。
1. 心沒有形體,所以任何法都不能傷害到它。如果認為是直接傷害到身體,而導致間接傷害到心,但經觀察之後便知,譭謗等也無法傷及身體。既然對身心都無法造成傷害,如此理應歡喜。這樣思惟之後,便可斷除憂愁,憂愁一滅,嗔心就無法生起。
2.  霞惹瓦說:對康壟巴、內鄔蘇巴、照巴這三個人,不論說什麼,就象對石頭說話一樣,所以他們得到了安樂。而後來的人耳根薄弱,因此沒有安樂。 所謂“耳根薄”,就是別人的話語很快就從耳根進入內心,而引起煩惱。比如,聽到一些譭謗自己的傳言,立即反應:“誰這樣說我,他還說了我什麼壞話?”內心立刻嗔恨毀罵的人。而“耳根厚”的人,不論聽到任何流言蜚語或讚美之詞,內心總是不為所動。
3. 如果他人不喜歡我對我會有損害,則可以這樣認為,但是這對自己毫無損害,為什麼不歡喜呢?所以應該斷除不歡喜之心。
4. 如果認為:雖然他人不喜歡我對我毫無損害,但這會障礙我從別人那裏得到利養,所以我要對毀罵、譭謗、傳揚我惡名的人發怒。
5. 所得到的利養終須拋棄在今世,臨終時皆歸空無,而嗔恨他人的惡業卻將隨逐自己前往後世。所以,“沒有利養而很快地死去”和“依靠邪命長久存活”兩相比較,前者更好。

巳二 破除不喜怨家富盛、喜其衰敗。
一、破除不喜怨家富樂    
1.  首先,以兩對相違來破除菩薩不喜怨家富樂的心態。
1.1 第一對相違: 本來為了利樂有情而發菩提心,現在有情自己獲得安樂,你反而嗔恚他。
1.2 第二對相違:發願時說“但願一切有情都能成佛”,現在見到他們稍得些許低劣的利養恭敬,你卻反而生起憂惱,這是非常矛盾的。
2. 因此,不論他有多大的富貴安樂,自己都應當斷除嫉妒,以最真誠的心為他感到歡喜。如果不這樣,則發菩提心和利樂有情只是空話而已。

二、 破除歡喜怨家衰損
* 見怨家失敗時你心生歡喜,以及以暴惡心願他失敗,單憑此惡心也無法損害怨家,只會讓自己受苦而已;即使能損害他,也是兩敗俱傷,有什麼必要呢?這樣思惟之後,何時何地都要滅除這種惡心。

總結: 耐怨害忍的修行原理和方法
1. 嗔心生起的次第。
如是若於障礙我樂及我親樂、為作非樂並於怨家所有盛事,一向視為不可樂相,由此生憂,憂增發瞋。
2.  嗔心滅除次第。
若能破除一向不歡喜的心態,就能止息憂惱;憂惱止息了,嗔心就會失去所依而無從生起。
3. 以妙慧觀察修對於滅除嗔恚極其重要
3.1 正面:
能滅除嗔恚的教授也就是上述的佛子正理,要和煩惱興起駁難、向內摧壞第一仇敵 - 嗔恚的正理,就是這些的緣故,如果能以觀察妙慧善加思惟抉擇,運用多種正理正確破除,就能遮止多種嗔恚,從多方面發起堪忍,能獲得堅固、微妙的善法串習力。這是通過了知無垢的正理,而對真實教法的意義獲得堅固定解的緣故。
3.2 反面:
如果捨棄以觀察妙慧思擇修(即捨棄對上述正理如理的觀察思惟),就是捨棄了殊勝之道,因此要像遠離毒蛇一樣捨棄。

【預備消文範圍 – 上士道】
2: P302/L8 處門廣釋~P303/L2 悉當忍受
3: P303/L2 乞活處者~P303/L9 不喜而轉
1: P303/L10 第三引發~P304/L11 波羅蜜多
2:  學習忍波羅蜜的心得
3:  帶領討論
1: P304/L12 學習精進~P306/L2 士夫義利
2: P306/L3  精進差別~P307/L8  而發精進
3: P307/L9  第二發生~P308/L13 破除怯弱

【行政事項】
一、【2015暑期教師生命教育研習營】
活動日期:10478() ~ 10()
活動地點:國立台北科技大學
報名期間:104420日至67
報名網址:http://camp.blisswisdom.org/summer_camp/form/
二、【大專青年生命成長營 College Life Camp
報名網址: http://youth.blisswisdom.org/camp
 [第一梯] 8/15()~8/18()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
 [第二梯] 8/22()~8/25() 屏東大仁科技大學
四天三夜,全程免費,6/7 報名截止喔


敬祝 吉祥如意、法喜充滿!

12009班全體護持幹部 敬上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