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12春009班-大專教授廣論研討班
一、讚頌 夢蓮花(曲目T-080):
二、複習廣論進度 *科判:【表一】【表二】【表三】【表四】
※ 誦經拜佛是一種修行,聽話,講話都是一種修行。因為練習如何正確適當地的聽講,是
需要不斷修改的,故是一種修行。
修改我們錯誤的行為就是一種修行。
※ 所講說的內容,若是有價值的,能饒益他人生命的,以佛法言即是一種說法。老師在課
堂上說出對學生身心上有幫助的內容,亦可當成廣義的說法。
※
聽聞軌理放在廣論很前面學習,表示它的重要性。不會聽聞,就無法聽懂佛陀所要教導
的法義,是故須先學習聽聞軌理。
※
為何要學講說軌理? 師父曾說,一是為教學相長,為了要講給別人聽,就會更認真準備。
一是為有一天,自己終將學會了,要講給別人聽, 故須從現在開始練習。
※
完結時共做軌理,意指上完一堂課後,做總結,甚至再為將來的學習鋪一點路。
※ 聽聞與講說軌理,就是學習的基本工具、態度、與學習方法,世間稱為『方法學』。
方法對、態度正確,才能學得有果效。
※ 聽聞軌理的依六想,與講說法軌理的五想,相互比照對應,其意樂是共通的,只是角度互換。是故一個好學生,將來也較易成為一好老師。
※
思惟說法所有好處。主任提問: 認真教書有何好處? (廣論P20L13~P21L6)
若不顧慮利養恭敬,無私為人說法(授課),可得20種勝利。如:對自己可增長正念(無雜念)、智慧(世間出世間),貪欲、瞋恚、愚痴較少,別人也看重你的說話(言教威眾)等。
三、本週研討進度:廣論(P22L7~P21L6)
丙四: 於何等境應說不說所有差別 (未請不應說,雖其請白,亦應觀器,若知是器,未請亦應說)
◎主任釋義 『未請不應說,雖其請白,亦應觀器,若知是器,未請亦應說』
主任: 未請為何不應說? 啟請只一種形式,其代表的真正精神與內涵是指學的人,有一顆想學想聽的心,且準備好了,乃至於付諸於行動將之表達出來。保握住此因緣而說,是一較適當的時機,也才能產生較好的效果。亦應觀器,器為容器,容器不對時,水便無法裝入。反之,未啟請有兩種狀況,一種是想學,只是未表達出來,另一種是他還不是很想學。若有啟請,我們至少知道,他是偏向想學且準備好的部分。
若未啟請而不說,會否錯過說的機會? 所以接著說,雖未啟請,若觀是器,還是可以說。但看不清楚他是不是器,的確會有漏掉的狀況。但佛法是比較慎重且難度較高的。所以通常在此嚴謹狀況下來說會較好。
說法是要有緣起的。在佛經裡,絕大部分是弟子啟請,佛陀才說法的,只有少數的情況是弟子未啟請,佛陀自己說的,如《佛說阿彌陀經》。佛陀會順著弟子請法的因緣,而說與弟子相應適合的內容。此與論語中絕大部分是弟子提問,孔子才回答,是一樣的。
佛知道很多萬事萬物萬法,隨順因緣而說法,為何有些未啟請佛就說呢? 有兩種:一是佛陀觀器,見是時候了,主動而說,另一種是,弟子實在是問不出這些問題,無法啟請,所以佛陀還是會講,這是對較嚴謹的說法的一種態度。
Q&A
關於在校上課 『未被啟請』
主任:在學校上課『未被啟請』,老師們看法如何?
書維:在學校期中期末考前,學生最愛問求老師重點,這算是一種請嗎?
主任:是的!在學校學生特別問的,老師一般是會特別回答說明的。
在學校上課可視教務處已為學生啟請。
素真:選課也是一種啟請!
碧香:學生繳錢註冊付學費了,也是一種啟請!
主任:知道『啟請』的重要,我們現在當學生,向老師請法是很重要的!以後有機會,若遇法師開示,法師自會觀器而說,更重要的是,要主動請法。請法的因緣是很重要的!故在此研討班討論,有問有答,很多內涵便不斷討論出來,這也是一種請法。 透過請法因緣,讓法的內容得以開展出來。
關於園區教育
永安: 是何因緣,何以主任捨棄世間名利,而來福智當全職。
主任: 非捨棄,而是貪更大更好的而來!以教育言,此地的教育是美國所沒有的,
所以帶孩子回來接受師父教育理念,考慮軟硬體,整個團體大環境更好。
家聲:探討事物,喜以問問題方式彼此思惟碰撞,然而是需要很多的鍛鍊的。
想請問主任看到的台灣教育有甚麼優點或不一樣之處?
主任:園區內師父教育理念著重在培養孩子好的基礎,即是品德。品德是基本能
力,學會了之後要學知識技能都很快。在園區的教育著重惜福、惜勞、寫
字、背書。在小孩的最佳記憶力與專注力階段,予以背書訓練。年紀稍長,
因先前記憶能力訓練加上思惟能力的增長,即能產生極大效果。年紀再大,記憶與思惟能力便能再擴大,至此二者皆已兼備。
故完整的人格教育順序是,德育教育好、學習態度好,則基本能力好。隨年齡增長,智育教育會更被加強,往後便可快速發展 (在美國較欠缺的是人格教育) 。
自身在基金會的學習,不斷在被拉開生命格局。我不再對人沒感覺、面對群眾說話深感困難。在世間,工作環境再好皆只能加深原領域,生命領域較不可能被擴大。在此學習,人格能較均衡完整發展。故福智全職者最大的挑戰是,要會做事、還要會學佛法,並將之運用於生活中。
關於如何兼顧家庭與學法
碧香: 有一朋友因學法以致忽略家庭,該如何看待
?
主任: 生活是離不開家人的,過度著重自己學習的喜好,並非我們所鼓勵的。師
長常鼓勵我們要好好照顧陪伴家人,師父也說,不一定在這棟大樓做的,才叫作學習佛法,才叫作法人事業。能與家人有更好的相處,才是正確的佛法的運用。學習佛法若讓家人有更大的抱怨,就偏失掉了。正確的應是處處調適,使得自己與家人相處的品質更好。當然也會因為學習,而犧牲與家人相處時間,然若處處只以自己的學習為主,那就會太自私而走不長遠的。正確的應是與周圍的人一起走,多觀顧周圍的人。
關於如何遇境練心
文乾: 外在的境容易影響內心 導致不平靜,知道要『觀功念恩』,但在當下就是
無法做到,應如何練習?
主任: 基本上整個修行就是在修這個。『養兵千日,用兵一時』,平常尚未對境
時,就要常常做練習,對境時才用得上。若遇境時能現起『觀功念恩』至少能把你拉拔一下,無法現起就是第一關要克服的。若要能現起,顯然要對『觀功念恩』印象深刻,期待運用它,才用得出來,否則碰到困難,仍易現起舊有習氣而『觀過念怨』。
佛法中提到,晨起先將心理準備好,工作時對境,心就會較易將你拉拔回來,此為前行,也會因此而有較好的等流(等起心)。所以,較好的做法是,早晚讓自己有身心安頓的時刻,一天就較有可能讓自己平靜。但是,最根本的方法還是在於平常對內心的調整下功夫,對境才有可能現起運用。世間企業也有如精神早會的方式,協助員工來開始一天的工作
。
關於『相應』
素真: 針對師父前去聽大師說法的前行及事後感受與法相融一體的經驗,我自己
上課前,不斷看文,再聽師父音檔,過程中,珍珠不斷出現!那是一種『相應』,對經上所說,師父所提醒的,覺得就是『哇! 就是這樣!』,是一種境界不斷的轉化,感覺自己步步提升。課堂中班長,主任,或同學所說的 ,回去都成為資糧,得以用來面對每天必須面對的境
。手抄本P152 提到的 『百鍊金鋼。
天下沒有一樣東西是例外的,必須經過這樣的練,才練得出來』,每周如實的來到,如實的坐下,如實的聽,真的是練出來的,練出來就會有功夫。上廣論,都感覺師父親自來講法。一點一滴,積聚能量,共同學習與淬煉!
私心會期待同學們都要來上課,因自己深深感受到來上課研討的好處,因為知道自己的不一樣。
主任: 這的確是一種體會,不只是敘述,關鍵在『相應』。所以為何要觀器? 要
知道甚麼該說,什麼不該說? 都是為了說者與聽者能相應。科學上提到,人的心智能力是無窮的,未處在一好的狀態,能力是發揮不出來的。
師父曾有一比喻:心智能力如引擎,心智準備得好,就如一很好的引擎,油一加,功效就發揮出來。反之,一具破爛的引擎,油再怎麼加,還是沒有多大的功力與效果。重要的是要將心智的潛能準備好,催化劑一加進來,潛能就開發出來。人的智慧、慈悲、感情都有很大的潛能存在,只是都被拘束住了。透過正確方法,可將之慢慢培養出來。佛法講正確的聽聞方法,就是說你有很好的恭敬心、專誠、淨信。
五、觀賞【心靈對話】真的有算命、風水、祖德
下周討論:佛法怎麼看待 算命真能算出一個人的命嗎?祖德、風水影響子孫之說,真有
其事嗎?
六、本周進度總結 下周進度本文持念
七、Homework:(7/5
研討進度) 法類: 完結軌理 廣論: P23L3~P23L10
音檔 13B 10:49 ~ 14A 06:28 手抄稿V2: P168-184
Q:認真聽一堂課 對我有甚麼好處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