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12春009班-大專教授廣論研討班
一、聞法前行
(一)、讚頌:有一條路在你身邊 (曲目T037)
造業的抉擇,有賴於法的引領,有一條路在你邊,輕輕的抉擇慢慢領悟。
(二)、誦心經:淨化內心,增長功德。
二、研討廣論法義:
(一)、班長講說廣論科判:
◎甲四: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(涵蓋整體廣論的學習架構)
◎乙一: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(建立善知識及修行的概念)
◎乙二:既親近已如何修心次第(認識暇滿身、道總建立及三士道的觀念)
(二)、研討廣論本文:
◎為何「總攝一切教授首,是不捨離善知識」(P23L 11~P24L 6)
師父說:能夠使我們學的人身心當中,哪怕是集聚一點功德,淨除一點障礙,這一切善
樂的根本都靠善知識。
◎班長講述師父依師軌理的行持,讓我們了解「依師的道理」絕端地重要。(P24L 2)
師父功德一: 師父在仁俊法師門下學習的故事
仁俊長老一向持戒甚嚴,師父以師為導,第一天到同淨蘭若跟仁法師學習時,清晨第
一聲打板,師父即起身盥洗更衣,因待人著想所以動作輕巧,仁法師在第二聲打板時仍
未聽到住隔壁房的師父聲音,這時仁法師就走到師父房前敲門,師父在仁法第二聲敲門
前即能莊嚴地的應門。師父說,在他內心不安時,仁法師就像他的靠山,所以善知識就
像太陽這麼的光明,就看你有沒有本事去依靠他,所以依師這個道理很重要。
◎博朵瓦云.「修解脫者,更無緊要過於尊重------欲往從所未經之地,豈能無師。」 (P24L 5)
(一)、班長說「解脫」:
六道又叫六趣,其中有三善道(天、阿修羅、人)和三惡道(畜生、惡鬼、地獄),依
據佛法所說,人道中苦樂參半,能起精進修行的力量,所以要多發願生為人道好修行,
但最終還是要跳脫六道輪迴的苦,這叫解脫,但我們的惡道習氣很重,將來要去的地方
又很陌生,怎麼可能不要老師呢?
(二)、主任說「六道」:
*六道是佛教中不同的生命觀,就是生命體的六種不同生命狀態,只要我們煩惱還
存在,就會在六道中輪迴,就像下課後每人都會選擇一種方式回家,而人這一生
結束,也同樣會因個人不同造業的總結,而決定下一生會到哪一道的生命狀態。
*而善惡道的差別在於三善道中的生命狀態是樂受比較多,而三惡道是受苦比較多,
並不是壞的意思,以動物來說普遍上是受苦較多,寵物(福報比較大)畢竟是少數,
就像人道中也是有生命狀態是很苦的;六道各有其特徵,以思維學習的能力而言,
人因有學習的環境所以比其他道強很多,像天道福報最大,但因為太快樂所以學習
動機不強,當福報享盡壽,生命結束時還是會墮落的。
*阿修羅和天是在同一個世界,有點像精靈,福報很大但脾氣很暴躁,常與天人打
架。例如捐錢幫助別人是累積福報,但有一種人捐錢時喜歡和別人做比較而起瞋
心,就易感得阿修羅的果報。阿修羅的女生都很漂亮但妒忌心很強。人道中的阿
修羅比較像黑道。也有人講五道就是把阿修羅道併在人道中。
三、主任補充宗喀巴大師造廣論的師承
◎宗喀巴大師造的菩提道次第廣論,總的是依據彌勒菩薩所造的現觀莊嚴論,別的依
據是阿底峽尊者的菩提道炬論。詳法脈的傳承。
◎阿底峽尊者的功德:6歲時能分辨內、外道的說法,15歲即能與人辯論,21歲就
通達顯教。為當時整個佛教之頂嚴,能圓滿集聚印度各宗各派。
◎博朵瓦:是傳阿底峽尊者最完整教授的,是敦巴尊者三個主要弟子之一。
四、觀賞【心靈對話】是要跳離漩渦還是扭轉漩渦
提 問: 在逆境的漩渦中,人到底要跟著漩渦轉,還是要跳離漩渦,旁觀?
師 父:真正好的方法,就是要你扭轉漩渦,第一先想辦法透脫出來,站穩了以後,再依自
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,就算還做不到,也要朝這個方向去努力,這樣你的人生才會
變得真正有價值、有意義、很積極。
而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,環境是很重要的,透由一群人的努力是可以產生很強的力
量,像我們的文教基金會就是一個例子。
六、下周進度
(一)Homework:(7/19研討進度)
廣論P25L2
~ P26L9
音檔:
14B 01:37 ~ 15A 04:43
手抄稿:
P200L7~P221L9
(二)討論:總體佛道以戒定慧三學調伏相續,如何才能與自身心續結合?如何知善知識完具
◎法脈的傳承(參考廣論P593L4~L12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